在人们印象中,在居民素质相对较高、条件较好的高端商品房小区,推行垃圾分类应该更顺利。但相比传统老小区,物业“管家式”服务、外籍住户多、家政人员多反倒成了“拦路虎”。近日,国际化社区占比较多的长宁区虹桥街道率先探索破题路径,在试点小区华丽家族上演一场“楼层撤桶”记。请听报道:
3月30号上午,物业统一撤掉小区15栋楼250个楼层里所有230多个垃圾桶。
[第一天撤桶,400多户有100多户还是习惯扔在楼道里面,可能还不知道扔在哪里或者还没转变]
尽管也有近7成居民的参与率,但荣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盛弘轻松不下来,没到百分百就是工作还没到位,那就继续对居民上门宣传告知,效果逐日显现,第二天就只有41户居民乱丢:
[这几天每天都在递减,只有30多户了]
垃圾分类推行下去有了好迹象,盛弘焦虑的心情,稍稍舒缓了一下。想起一开始,盛弘心里真的没谱。地处古北地区的华丽家族是个典型的高端商品房小区,457户中有两成是涉外住户。此前大调研时就发现,居民支持垃圾分类,但撤掉楼层垃圾桶,不行!业委会副主任陈磊说,每平方十几块的物业管理费就应该包含“管家式服务”:
[本来我们是物业上门收垃圾的,现在变成业主把分好的垃圾送到垃圾箱房。象我家里到垃圾房,要从最西北角走到东南角,拎几个袋子过去吗,大概七八分钟,家里垃圾多的话,一天扔好几次呢,不现实]
围绕撤桶,居委、业委、物业多次在线上线下展开讨论。有居民说,将楼层垃圾桶换成四分类桶,不也能实现分类嘛!虹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昕解释,一个桶变四个桶,不仅不是集约利用,还会增加保洁投入、监管难度,而且楼道设置垃圾桶也违反了消防规定:
[我们为了使楼层撤桶变得更加好做一点,我们是在小区的两个角各设立了一个垃圾中转站,可以使后面的居民到中转站来进行四分类投放,但这也只是一个过渡。]
与此同时,居委、物业、业委会、外语志愿者组团持续上门宣传告知;并在小区的各入口、楼栋大堂张贴公告,放置中英日韩四个语种的宣传册和定点投放的位置图……古北物业项目经理何忠雷说,还对300多户雇的家政人员进行培训指导:
[早上9点到10点,下午3点到4点,有专人在垃圾分类的点进行分类培训,我们配了志愿者蹲点,12个小时做现场指导工作]
有了前期的准备,撤桶的效果超出预期:源头分类参与率超80%、定点投放率超90%。倪先生这样的老住户已渐渐适应:
[我还有电池放这里吧(对,对)分得好好,乱丢我自己都不习惯,应该这样做]
但盛弘意识到,要实现常态管理,必须要有长效机制,这当中,居民自治是关键:
[包括业委会和物业大家都有很多力量,一个居委会社工,一个是物业的保洁员,还有一个志愿者党员团员,1+3的模式。把垃圾分类写入居民公约,形成大家的一个共识]
虹桥街道今年有16个小区试点垃圾分类,有四分之一都要迈过“撤桶”这道关,也都需要社区治理“三驾马车”的合力推进。在虹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昕看来,“华丽家族样本”的探索,也是一次社会治理的创新探索:
[这件事情做成了,居民骨干就来了,团队建设就好了,氛围就好了,因为垃圾分类这件事情变成一个支点,撬动整个社区治理的大环境]
以上由东广记者李雪梅报道。